顶级酒店网
顶级酒店查询
首页 > 酒店时刻 > 快乐旅行 > 正文

旅游养老服务业应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2016-04-14 来源:  热度: 举报
分享到:
T + -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02亿,占总人口的14.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老观念的改变,我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旅游大军,旅游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休闲养老方式,而且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

  2015年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目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普遍认为应该从侧重制度、强调市场、重视效率和着眼长远四个方面发力。这四个方面也正是促进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

  一、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旅游养老意愿更加强烈。一方面,现代老年人已经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意愿,特别是对于生活自理、经济实力较好的老年人,旅游养老意愿更加凸显。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的出现,一些大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也间接推动了老年人群远赴生态环境好、资源条件优越地区进行异地旅游养老。以天津为例,老人团在旅行社出行的比例已占到40%以上。而且,除了出游人数逐年递增之外,老年游客开始走得更远,玩得更“深”。

  旅游养老市场进一步扩大。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如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很快就会迈入中高级城市型社会,休闲旅游将成为城市型社会的一种重要消费模式。并且,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在日益提升,为我国旅游养老市场提供了更巨大的空间。

  旅游养老形式更加多样。目前,我国养老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形成动态养老、候鸟式养老、康复式养老等诸多新模式。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旅游与养老产业将会深度融合,旅游养老资源将会在智慧平台作用下得以重组整合,一些新型的旅游养老组织方式、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将不断涌现,旅游养老供给将会更加丰富。

  二、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供给制度不完善,阻碍了旅游异地养老快速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旅游养老人群以中老年游客为主,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明显高于普通游客,因此,在旅游目的地就医后能否实现费用便捷结算成为异地旅游养老的关键影响因素。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支持异地结算,而返回居住地报销,不仅要开具很多证明,并且报销比例也明显低很多,给旅游养老的顺利推进带来很大障碍。一些省份为了促进旅游养老发展,主动加强政策制度供给,比如海南省已与9省市区共16个统筹区签订了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协议,尽管如此,医保异地结算仍存在很大困难。

  旅游养老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老年人群由于对外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应,很容易在旅游时发生摔倒骨折等意外伤害,一般家属都会要求养老机构赔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老年人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执行不力以及机构养老服务规范的缺失造成的,间接转嫁到旅游养老机构负责。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容易造成责权不分,矛盾不断,对旅游养老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市场不公平竞争加剧。我国现行的养老机构存在公办养老和民办养老两种形式,部分省区市开始尝试市场化改革,将一些公办养老机构推向市场,但又保留了很多公益性质,比如不征收房屋租金、部分工作人员的费用由财政支付等等,无疑降低了它的运营成本。相对公办养老机构而言,民办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房屋租金等费用都要摊入成本,定价高则无人入住,定价低则很难盈利。这直接导致了民办养老机构在得不到政府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与收费低的公办养老机构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2.旅游养老服务要素供给不足,制约旅游养老服务水平提升

  旅游养老产品供给不足。旅游养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满足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外,还应当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供医疗、日间照护以及户外休闲活动等服务产品。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养老公寓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旅游养老产品,很少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服务项目,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棋牌娱乐活动等。这些旅游养老产品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眼、养身、养心、养气、养性”的颐养需求。

  旅游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匮乏。长期以来,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对养老护理人才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我国在老龄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养老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据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与旅游养老产业相关的企业也因缺少熟悉老年学、能准确把握老年需求的人才而影响旅游养老市场的开拓。

  旅游养老行业标准不完善。由于旅游养老产业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承接旅游养老业务的企业缺乏行业统一规定的服务标准,尽管2015年老龄委公布了《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评价标准》,但权威性不高,对地方约束力不足。有些地方蒙蔽、欺骗老年群体,造成恶劣影响和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老年旅游产业的发展。

  3.旅游养老产业体系未形成,阻碍了旅游养老市场化进程

  旅游养老不仅仅是旅游与养老两个产业简单的组合,而且还涉及老年人的医疗、养生、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需求,更需要在旅游养老目的地形成一种“尊老、敬老、乐老”的人文关怀环境。当前,我国旅游养老产业大多停留在各个产业简单拼凑阶段,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旅游养老环境远未形成。产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旅游养老产业也必须重视旅游、养老、医疗、房地产、服务、文化、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协同、交叉与融合发展,完善旅游养老服务产业链。

  三、促进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进旅游养老服务制度改革建立医保异地结算制度。

  无法实现医保异地结算是阻碍旅游养老发展的重大制度障碍,因此,深化医保联动体制改革,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制定基本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由于旅游养老在异地就医时形成的医疗费用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并且,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应提倡政府购买商业医保。

  形成专项土地保障机制。旅游养老既具有公益性质又具有非公益性质,在旅游养老发展初期,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议出台一系列促进和保障旅游养老的专项土地政策,主要包括专项用于养老旅游发展的国有土地划拨、出让及其配套政策,保障养老旅游发展的集体土地征收或专项使用政策,养老旅游发展土地规划或指标安排政策,以及土地出让金减免或分期支付政策等。

  创新资金发展保障机制。创新旅游养老产业的融资方式,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也要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力度,才能激活旅游养老市场。一是全面实施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养老服务改革;二是设立旅游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对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服务网络以及养生养老健康产业链等重点项目提供支持;三是采取股权投资基金、上市融资、公益创投和PPP等模式,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兴建养老设施和提供养老服务。

  2.丰富旅游养老要素供给

  丰富旅游养老产品供给。其一,在旅游养老中,除提供基本的旅游、住宿、护理、娱乐、教育等基础的旅游养老产品外,还应积极开发老年保健用品、轮椅、坐便具、多支点拐杖及护理设施、设备、仪器等老年专用产品。其二,应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鼓励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思维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养老服务业态,引导消费需求。其三,应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的决定,大力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创新养老形式,吸引更多的异地游客实现旅游养老。

  完善旅游养老服务标准。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LB/T052-2016)行业标准,大大提升了旅游养老服务行业规范。未来,应进一步出台相关法律,明确旅游养老发展的基本规范,制定促进旅游养老发展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对旅游养老进行具体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和行业标准等,构建起全面的旅游养老法律保障体系。

  大力培养旅游养老护理人才。首先,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旅游养老目的地中专以上院校增设和强化养老护理专业,为就读该专业的人员提供助学鼓励;其次,将养老专业人才列入人才引进战略范畴,降低入户门槛,提高福利待遇和政策补助。同时,探讨建立养老旅游服务专业资格制度,将养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纳入统一的城乡就业培训体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3.提升旅游养老产业生产率

  提升旅游养老产业发展效率。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注重发展效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旅游养老产业也应在这一指导方针作用下,大力提升人力、物力、财力的开发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应将现有闲置住房设施充分利用到旅游养老服务产业中,同时,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将闲置或腾退的空地、厂房、校舍等资源,优先用于旅游养老服务,这样不仅能化解房地产产能过剩,而且能大大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加深旅游养老专业化分工协作。根据亚当·斯密的分工协作理论,分工协作的加深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目前,我国旅游养老产业更多是以产业综合体项目的形式出现,基本囊括了旅游养老的大部分产业活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旅游养老产业链发育不完全造成的。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引导其中各个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注重旅游养老的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期发展规划。

  旅游养老产业体系的形成将会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未来发展中,各级政府应立足长远、积极谋划,坚持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系统研究出台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养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的旅游养老发展环境。良好的旅游养老环境对于促进目的地旅游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加快环境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交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养老配套设施。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探索建立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机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机制,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信誉状况等情况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塑造“尊老、敬老、乐老”的社会环境氛围。(作者:赵西君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SELECT command denied to user 'cha_djjd'@'localhost' for table 'phome_ecms_id'
select title,titlepic,id,wr,mr,ri from cha_dingjijiudia.***_ecms_id where id='2366'
为您推荐
  • 头条
  • 乐享
  • 度假
  • 旅行
  • 顶级
  • 精品
  • 奢华
  • 亲子

全球十大顶级酒店,最大的拥有一万间客房,年接待5200万游客

顶级酒店查询
顶级酒店查询

快乐旅行

酒店欣赏

顶级酒店查询
  • 亲子酒店
  • 特色酒店
阅读下一篇

同程为何“一直在奔跑”?听听吴志祥怎么说

  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将于5月在北京举办,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同程旅游CEO吴志祥。   记者:您如何看待大会在中国举办?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有何整体研判?   吴志...

返回网站首页返回快乐旅行首页
北京顶级酒店 天津顶级酒店 河北顶级酒店 山西顶级酒店 内蒙古顶级酒店 辽宁顶级酒店 吉林顶级酒店 黑龙江顶级酒店 上海顶级酒店 江苏顶级酒店 浙江顶级酒店 安徽顶级酒店 福建顶级酒店 江西顶级酒店 山东顶级酒店 河南顶级酒店 湖北顶级酒店 湖南顶级酒店 广东顶级酒店 广西顶级酒店 海南顶级酒店 重庆顶级酒店 四川顶级酒店 贵州顶级酒店 云南顶级酒店 西藏顶级酒店 陕西顶级酒店 甘肃顶级酒店 青海顶级酒店 宁夏顶级酒店 新疆顶级酒店 香港顶级酒店 澳门顶级酒店 台湾顶级酒店 三亚顶级酒店 丽江顶级酒店 大理顶级酒店